裤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裤子的简介:
kù zǐ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一条~。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一条~。
- 简编版
- AI解释
1. 穿在下半身的服装,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管。【例】他今天穿了米色衬衫,搭配咖啡色裤子,帅气极了。
《裤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穿着于人体下半身,覆盖大腿、小腿以及脚踝部位的衣物。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服饰之一,具有保暖和保护身体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场合与风格需求,裤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休闲裤、牛仔裤、西装裤等。
详细解释
- 材质:裤子的制作材料多样,常见的有棉、涤纶、尼龙、牛仔布等多种。
- 样式:依据设计不同,裤子可分为直筒裤、锥形裤、紧身裤等多种类型。
- 用途:除了基本的保暖与保护作用外,在某些职业如警察、医生等中也起到重要的识别或保护作用。
造句
- 我今天穿了一条蓝色牛仔裤去学校,很适合夏季的天气。
- 她在办公室里换上了黑色西裤和一件衬衫,显得非常专业。
- 天气转凉了,妈妈给我买了条毛呢长裤御寒。
- 他的休闲裤因为长时间穿着而有些松垮。
- 这次户外旅行,我特意准备了一双耐磨的运动裤。
这些句子展示了裤子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情况和特性。
分词解释
裤
kù
1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子。棉~。短~。灯笼~。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