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宫的拼音、解释、组词
守宫的简介:
shǒu gōng
1.守城的堡垒。 2.即壁虎。又名蝎虎。因其常守伏于宫墙屋壁以捕食虫蛾,故名守宫。 3.旧说将饲以朱砂的壁虎捣烂,点于女子肢体以防不贞,谓之"守宫"。 4.槐树的一种。
1.守城的堡垒。 2.即壁虎。又名蝎虎。因其常守伏于宫墙屋壁以捕食虫蛾,故名守宫。 3.旧说将饲以朱砂的壁虎捣烂,点于女子肢体以防不贞,谓之"守宫"。 4.槐树的一种。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壁虎
1. 动物名。爬虫纲有鳞目蜥蜴类。脊部色灰暗,体扁平,有四足,能游行于直立的墙壁上。也称为「壁虎」、「蝘蜓」。
词语“守宫”通常指一种动物或者中药名称,主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有所不同。在古代文献中,“守宫”常被用于指代一种蜥蜴或壁虎类的动物;而在现代中医术语中,则多指代一种来源于某些种类蜥蜴的分泌物。
1. 动物学意义
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守宫指的是某些种类的壁虎。这些壁虎在中国分布广泛,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守宫即壁虎也。”这类动物体小而灵活,夜间活动较多,在民间传说中常被视为能够守护皇宫或者宅邸的一种神奇生物。
2. 中医药意义
在中药学领域,“守宫”指的是某些种类蜥蜴的分泌物。中医认为守宫具有清热解毒、润燥生津等功效,可用来治疗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不过,在现代医学中,关于其具体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的研究还较为有限。
造句
- 古代文人常用“守宫”来比喻忠诚守护家园的士兵。
- 他在中医药材市场淘到了珍贵的守宫,准备用于治疗朋友的咽喉肿痛。
- 据说,古代帝王常将守宫作为药引之一使用以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
- 小镇上的老中医家珍藏了几代人的秘方,其中一个关键成分就是守宫提取物。
- 科普知识讲座中提到,守宫是传统中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悠久。
需要注意的是,“守宫”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并且由于涉及野生动物保护等问题,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谨慎对待。
分词解释
守
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宫
gōng
1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室。~廷。~殿。~观(guàn )(①供帝王游乐的离宫;②道教的庙宇)。~禁。~苑。~刑。2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龙~。蟾~。3 庙宇的名称:雍和~。4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少年~。文化~。5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7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