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广州起义的简介:
guǎng zhōu qǐ yì
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于1927年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武装起义。领导人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由工人和革命士兵三万余人组成的起义部队,经过英勇奋战,占领了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广州公社。后在敌人反扑下失败。
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于1927年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武装起义。领导人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由工人和革命士兵三万余人组成的起义部队,经过英勇奋战,占领了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广州公社。后在敌人反扑下失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年,黄兴率领革命党人,进攻两广总督衙门,此役党员菁英牺牲颇多,葬于黄花冈者计有七十二烈士,余者姓名不可考,此役虽失败,然革命声势却已震惊全国,奠定了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础。
《广州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通常指的是1927年12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州地区爆发的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重要活动之一,尽管因敌众我寡而最终失败,但它鼓舞了全国的革命意志和民众士气,并且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详细解释
- 背景: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面临严峻挑战。
- 组织者与参与者: 由周恩来、张太雷等共产党人领导,吸引了众多工农群众加入。
- 目标与策略: 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且试图通过这次起义向全国展示武装力量的决心和能力。
造句
- 广州起义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一章。
- 在纪念广州起义的活动中,人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 广州起义证明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阶级具备强大的战斗意志。
- 学校组织参观广州起义纪念碑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 通过研究广州起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这些句子旨在展现广州起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分词解释
广
guǎng,ān,yǎn
1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博。~义。~漠。~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厦。2 多:大庭~众。3 扩大,扩充:推~。~开言路。
州
zhōu
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起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3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4 拔出,取出:~锚。~获。5 领取(凭证):~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8 长出:~痱子。9 拟定:~草。10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11 群,组,批:一~(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13 自,从:~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