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腔的拼音、解释、组词

弋阳腔的简介:

yì yáng qiāng
1.亦称"弋腔"。 2.戏曲声腔﹑剧种。大约元末明初起源于江西弋阳一带。特点是台上演员独唱﹐后台众人帮腔﹐只用打击乐器伴奏。由于传播甚广﹐并同各地语言﹑曲调或剧种结合﹐在它的直接﹑间接影响下﹐产生了青阳腔﹑潮剧等不少新的剧种﹐或成为当地戏曲的组成部分﹐对高腔这一声腔系统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清代以来﹐独立的弋阳腔剧种已趋衰亡。赣剧中尚保留着一些弋阳腔的腔调和剧目。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戏剧腔调。起源于江西省弋阳县,以金鼓等打击乐器伴奏,台上的演员独唱,后台多人帮腔,简称为「弋腔」。由于流传日广,又善于吸取各地土语乡音,演变出青阳、乐平、四平等多种声腔,为高腔系统的起源,在明、清两代地方戏曲中颇为风行,有其重要地位。也称为「高腔」。

《弋阳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声腔,主要流行于江西、安徽等地。它属于明代中期兴起的“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三大声腔之一。弋阳腔以其高亢激越、富有激情的特点而著称,常被用来表现激烈的情感或戏剧冲突。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流传: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县(今江西省玉山县),随后传播至安徽等地。
  2. 音乐特点:弋阳腔音乐节奏鲜明,音调高亢,擅长表达剧中人物强烈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其演唱形式自由灵活,不拘泥于固定的板式结构,常常以曲牌联缀的形式进行表演。
  3. 代表剧目:弋阳腔有许多著名的传统剧目,如《白兔记》、《宝莲灯》等。

造句

  1. 明代时期,弋阳腔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江南地区广受欢迎。
  2. 在这出戏中,演员通过精湛的弋阳腔表演,成功地将主人公悲愤的心情表达了出来。
  3. 我们可以感受到,弋阳腔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方式。
  4.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弋阳腔剧团在各地进行巡回演出。
  5. 每当弋阳腔响起时,就能勾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感受那个时代的激情与热情。

以上是关于《弋阳腔》的一些信息和造句。希望这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1 用带绳子的箭射鸟:~获。~人何篡(“篡”,取,鸿雁飞得很高,射鸟的人无所施其技)。2 姓。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qiāng

1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子。体~。满~热血。2 器物的中空部分:炉~。3 乐曲的调子:~调(diào )。唱~。梆子~。4 说话的声音、语调:开~。京~。装~作势。拿~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