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生替死的拼音、解释、组词
捉生替死的简介:
zhuō shēng tì sǐ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捉拿无辜的人代受死刑。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西游记˙第十二回: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
1. 捉拿无辜的人代受死刑。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西游记》第一二回:「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
“捉生替死”并非一个标准的成语或者常用词汇,但从字面来看,它可能指的是为了保护某个生命而牺牲另一个生命的行为或情境。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应用和解读。
-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类似的思想被称为“以小换大”,意即用较小的生命来换取较大生命的生存。这种思想通常与宗教信仰、道德哲学有关。
-
解释:
- “捉”意味着捕捉或采取行动;
- “生替死”则表示用一个活着的个体去替代已经注定要死亡的对象,以达到某种目的或保护某个对象的目的。
造句
-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消防员们选择让一只家猫暂时留在火场,通过牺牲这只小动物的生命来确保主人的安全。
-
灾害发生时,救援人员通常会采取捉生替死的策略,用较小生物或者人的生命损失去换取更多重要的目标得到保护。
-
在一次紧急医疗救助中,医生决定使用一种实验性疗法挽救病患生命,尽管这种疗法尚未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捉生替死”的行为。
-
当地居民在发现一株珍稀植物可能面临危险时,集体决定牺牲一只家养宠物来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体现了对环境和生态的高度责任感。
-
在一次野生动物保护行动中,为了拯救濒危物种,科学家们不得不采取捉生替死的做法,在动物园环境中用人工繁育的方式代替野外捕猎。
请注意,“捉生替死”在实际应用时需要非常谨慎且伦理考量周全,确保遵循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分词解释
捉
zhuō
1 抓,逮:~拿。~奸。~贼。~弄。捕~。捕风~影。2 握:~笔。~刀(代人作文)。~襟见肘。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替
tì
1 代,代理:代~。更(gēng )~。。~班。~身。~罪羊。2 为,给:~他送行。~古人担忧。3 衰废:兴(xīng )~。衰~。
死
sǐ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