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礼的拼音、解释、组词

彬彬有礼的简介:

bīn bīn yǒu l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人的礼貌恰到好处,不至于矫情多礼,也不至于粗鲁无礼。如:他对人彬彬有礼。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1. 形容人的礼貌恰到好处,不至于矫情多礼,也不至于粗鲁无礼。【例】他对人彬彬有礼,看来所受教养不错。

1. 形容人的礼貌恰到好处,不至于矫情多礼,也不至于粗鲁无礼。如:「他对人彬彬有礼。」《镜花缘》第八三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彬彬有礼》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举止、言谈文雅,态度和蔼可亲。这个成语中的“彬彬”原意是指古代的一种服饰,后引申为文雅的样子。整个词语体现了一个人在言行上表现出来的优雅风度和良好的教养。

详细解释

  • 典故:出自《礼记·玉藻》,原文有云:“君子之容可畏也。”后来,“彬彬”被用来形容人的举止、言谈极为文雅。
  • 用法:一般用于赞扬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表现,或是强调某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的良好的礼貌习惯。

造句

  1. 小明总是彬彬有礼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被他的礼貌所感染。
  2. 在这个宴会上,小李的表现非常得体,举止优雅,让人感觉他真是个彬彬有礼的人。
  3. 虽然我与对方素不相识,但他说话的语气非常彬彬有礼,让我感到特别舒适。
  4. 这位外交官在国际会议上发言时,始终保持着彬彬有礼的态度,赢得了各国代表的好感。
  5. 小王是个很受人欢迎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能以彬彬有礼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互动。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彬彬有礼”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保持的良好的礼貌和教养。

分词解释

bīn

1 〔~~〕形容文雅,如“~~有礼”。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