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犀的简介:

wén xī
1.有纹理的犀角。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有文彩的犀角。《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武与于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唐.袁郊《红线》:「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酣眠,头枕文犀,髻包黄縠,枕前露一七星剑。」

文犀》一词,并未在汉语的常用词汇或古文献中直接出现,因此需要结合上下文或者特定情境来推测其含义。不过,“文犀”可以拆解为“文”和“犀”两个部分,分别解释如下:

  1. :指的是文章、文字、文学作品等;
  2. :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包括动物(犀牛)、通达事理或智慧的代称等。

结合这两个词的含义,“文犀”可以理解为“具有犀利洞察力的文字”或者“文字中蕴含着尖锐观点”的形象描述。但这种解读更多是基于现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解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词汇。

5个造句

  1. 这篇文章就像《文犀》一样,直击要害,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洞察力。
  2. 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像一位《文犀》,总能用简短的文字揭示深刻的道理。
  3. 在这场辩论中,小张的表现如同《文犀》一般,论点清晰且精准,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4. 她的文章总是充满智慧和力量,就像一头《文犀》一样,让人不敢轻视。
  5. 他写的评论文章总是能直击要害,像《文犀》一般犀利深刻。

以上造句主要基于对“文犀”这一词意的理解进行创作。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或概念。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1 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角。~甲。~照。灵~。2 坚固:~舟(坚固的船)。~利(锐利;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