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踬的拼音、解释、组词
顿踬的简介:
dùn/dú zhì
1.颠仆,行路颠蹶。 2.困厄;艰难。 3.犹折辱。
1.颠仆,行路颠蹶。 2.困厄;艰难。 3.犹折辱。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行路颠仆。《后汉书.卷六○上.马融列传》:「或夷由未殊,颠狈顿踬。」
2. 比喻人处境穷困。《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杜夷》:「顷流离道路,闻其顿踬,刺史忝任,不能崇饰有道,而使高操之士有此艰屯。」
词语“顿踬”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它的本义是指行走时突然绊倒或受到阻碍。在现代汉语中,“顿踬”一词更多地用来比喻人在行动、发展过程中遇到突发性的困难或者障碍,停滞不前。这个词蕴含了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强调了从前行到受阻再到可能的调整或重新出发这一系列状态的变化。
详细解释:
- 成语释义:顿指突然停止或中断;踬是指绊倒或阻碍。
- 引申义:“顿踬”可以用来形容人在计划、行动中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使得原本的进度或者状态受到了影响,甚至停滞不前。它也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界或社会现象因某种原因而暂时受阻的状态。
造句:
- 在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短缺和市场竞争激烈,这家公司遇到了不少顿踬。
- 那次项目合作中,双方团队在技术细节上出现了很多顿踬,但最终通过沟通解决了问题。
- 自然灾害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很大的顿踬,恢复重建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 科研道路上总是布满挑战,科学家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顿踬,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探索的脚步。
- 由于突发的疫情,整个城市的交通和日常生活都遇到了不小的顿踬。
分词解释
顿
dùn
1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宕。抑扬~挫。2 忽然,立刻,一下子:~然。~即。~悟。茅塞~开。3 叩,跺:~首再拜。4 处理,设置:安~。整~。5 疲乏:困~。劳~。6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一~。7 次:三~饭。8 同“ 钝 ”,不锋利。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