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的拼音、解释、组词
鼓膜的简介:
gǔ mó
外听道和中耳之间的薄膜,由纤维组织构成,椭圆形,半透明。内表面与听骨相连,外界的声波震动鼓膜,使听骨发生振动。也叫耳鼓、耳膜。
外听道和中耳之间的薄膜,由纤维组织构成,椭圆形,半透明。内表面与听骨相连,外界的声波震动鼓膜,使听骨发生振动。也叫耳鼓、耳膜。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位于外耳与中耳间的传音膜。膜薄且呈卵圆形,声波震动鼓膜后,经由听骨的传导,进而产生听觉。【例】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造成耳朵鼓膜受损。 △耳膜、耳鼓 ◎
1. 外耳与中耳间的传音膜。膜薄且呈卵圆形,声波震动鼓膜后,使听骨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听觉。也称为「耳膜」。
《鼓膜》一词是指位于中耳的一个重要结构,是一个薄而半透明的薄膜,形状类似悬垂的小圆盘。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声波从外耳传导到内耳,起到重要的传音作用。鼓膜通常称为“耳膜”,是人体听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解释
- 位置:鼓膜位于中耳与外耳道之间。
- 结构特点:它的直径大约为9毫米,分为紧张部和松弛部,其中紧张部薄而紧绷,松弛部较厚。
- 功能:
- 声波振动传导器:当声波从空气传入耳内,鼓膜会随之震动,进而推动中耳内的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运动,将声音信号传递至内耳的卵圆窗,使液体波动,进一步激发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 保护作用:鼓膜还起到保护中耳免受外力伤害的作用。
造句
- 医生检查了我的耳朵,发现我的鼓膜有轻微穿孔,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 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导至鼓膜,再由听小骨传递给内耳,最终在大脑中被解析为语音或音乐等信息。
- 在进行高空跳伞运动时要佩戴防护装置,以防止鼓膜受损。
- 小明不小心将水滴进了耳朵里,导致鼓膜受损,不得不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 长时间暴露于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可能会引起鼓膜损伤,从而造成听力下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