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鱼书的简介:
yú shū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鱼书”称书信:鱼书遥递|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鱼书”称书信:鱼书遥递|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 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鱼书》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常见或正式的汉语词语,但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是指以书信的方式传递信息。在古代文人作品中,“鱼传尺素”或“鱼雁往来”是用来形容通过书信传递情感、信息或思念的一种浪漫说法。这里,"鱼" 和 "尺素" 通常用来象征书信。
为了帮助理解和使用这个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以书信的形式进行沟通或传递消息。这种比喻来源于古人通信不便利的时代,人们常常寄希望于鱼儿能够带给远方的亲人或友人书信和问候。
以下是5个造句:
- 尽管相隔千里,他依旧坚持通过《鱼书》与妻子分享每天的生活点滴。
- 在那个没有电子通讯工具的时代,《鱼书》成为了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 他写了一封情深意长的信,希望它能像《鱼书》一样,跨越千山万水传递到她的手中。
- 这个故事中,女主角通过《鱼书》向男主角倾诉了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 即使现代社会已经高度信息化,《鱼书》仍然被用作一种浪漫且充满情怀的交流方式。
分词解释
鱼
yú
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2 姓。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