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透明体的简介:
tòu míng tǐ/tī/bèn
1.能透过光线的物体。如水﹑玻璃﹑水晶等。
1.能透过光线的物体。如水﹑玻璃﹑水晶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光线可以完全通过的物体。如空气、玻璃等。
《透明体》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能够允许光线穿透而不被完全吸收或散射,从而能够让观察者透过它看到另一侧物体的一种物质。这个词在科学、光学以及某些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
详细解释
- 物理特性:透明体的材料特点决定了其内部结构和成分对光传播的影响较小,使得光线能够顺利通过而不发生显著折射或反射。
- 常见例子:玻璃、水晶、水是常见的透明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比如窗户、眼镜、珠宝等。
- 光学特性:透明体的光学性质包括透光性(允许光线通过)、折射率(对光线传播路径的影响)等。
造句
- 玻璃制成的茶杯就像是透明体一样,我们能够直接看到里面的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
- 海洋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巨大的透明体,在阳光下展现出深邃而神秘的颜色变化。
- 科学家们用透明体材料来制作显微镜的镜头,让人类可以观察到细胞和微生物的世界。
- 现代建筑中使用了大面积的透明体玻璃幕墙设计,既保证了室内的采光又增加了空间通透感。
- 在科学研究中,光学透明体如石英片常被用来作为实验材料,因其良好的透光性和稳定性。
分词解释
透
tòu
1 通过,穿通:~明。~镜。~视。~析。渗~。穿~。2 通达:~彻。~辟。3 泄露:~露。4 极度:恨~了。5 显露:这朵花白里~红。6 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雨下~了。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