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和气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团和气的简介:

yī tuán hé qì
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片祥和的气氛,也形容一个人态度和蔼可亲。※语或出《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一二.传闻杂记》。

2. ※《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一二.传闻杂记》明道先生1>坐如泥塑人2>,接人3>则浑4>是一团和气。 〔注解〕 (1) 明道先生:程颢,字伯淳,西元1032∼1085,号明道先生,宋洛阳人。为学出入于老释,终返于六经,为一代大儒,与其弟颐合称二程,开理学中之洛派。著有《识仁篇》、《定性书》等,合在《二程全书》中。 (2) 泥塑人:用泥土塑成的人像。形容人呆板而静止不动。 (3) 接人:与人交往。 (4) 浑:完全。

3. 「一团和气」的意思是指一片祥和的气氛,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和蔼可亲。见用于《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一二.传闻杂记》。宋代理学大儒程颢先生,他特别注重道德修养。他与门人好友相交数十年,从未对人疾言厉色。他坐著的时候安稳庄重,待人态度和气,和蔼可亲,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一团和气」就是用来形容程颢待人的态度和蔼可亲。

1.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例】丁先生待人接物总是一团和气,大家都喜欢跟他做朋友。

1.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二程语录》卷一七:「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水浒传》第一九回:「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倒恁窄狭?」

一团和气》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和谐。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际交往中一种和睦相处、彼此之间没有矛盾或争执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字面意思:一团意味着一个整体或者全部;和气指的是温和的态度和友好的气氛。
  • 比喻意义: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冲突或不愉快的事情。

示例造句:

  1. 公司的领导总是希望团队内部能够一团和气,共同为公司的目标努力奋斗。
  2. 为了维护家庭和睦,父母和孩子们都应该尽量做到一团和气
  3. 在那个团结友爱的社区里,居民们都以一团和气的态度相互帮助。
  4. 老师非常注重营造班级内一团和气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能够愉快地学习。
  5.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努力追求一团和气,这样会让人感觉更加舒适愉悦。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一团和气”不仅适用于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中的和谐关系构建,也可以在团队合作和个人修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分词解释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tuán

1 圆形:~扇。~脐。2 结成球形的东西:汤~。饭~。3 把东西揉成球形:~煤球。4 会合在一起:~聚。~圆。5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体。~伙。集~。6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7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练。~丁。8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槽。

hé,hè,huó,huò,hú

1 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 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 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 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 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 姓。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