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奉职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班奉职的简介:

sān bān fèng zhí
1.宋时武职,分东﹑西﹑横三班。入仕者先为三班借职,转三班奉职,以次递迁,最高可至节度使。

  • AI解释

三班奉职》这个词组出自古代汉语,主要用来描述官吏或士兵按照规定的班次履行职责的情况。在古代中国,军事和官僚体系中广泛采用“班”这一概念来组织工作和管理事务,每个“班”的职责安排明确,并且按一定的时间段进行轮换。

解释

  • 三班:指的是三个班组或者轮班。
  • 奉职:意思是尽职、履行职务或职责。

综合起来,“三班奉职”可以理解为按照规定的三个班次来完成各自的职责,这强调了按时按责工作的精神。

造句

  1. 古代的军队实行严格的“三班奉职”,每个士兵都清楚自己的轮值时间。
  2. 在古代官僚体系中,“三班奉职”的原则被用来确保政府各机构能够连续有效地运作。
  3. 官员们按照“三班奉职”的原则,按时到岗尽责,保障了朝廷政务的正常进行。
  4. 为了保证边防的安全,军营实行了三班轮流值班制度,每位士兵都必须严格遵守“三班奉职”。
  5. 在古代官场,“三班奉职”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意味着按轮班制来尽忠职守。

这些句子既反映了历史上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也展示了它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日常运作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

fèng

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4 信仰:信~。素~佛教。5 供养,伺候:~养。供~。侍~。6 姓。7 古同“俸”,薪金。

zhí

1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业。~务。~守。~权。天~。尽~。2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工。~位。~员。~称。以身殉~。3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当奉命。4 掌管:~掌。5 由于:~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