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蠹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蠹的简介:

sān dù
1.指南朝梁陆验﹑徐驎﹑朱异三人。 2.谓三种弊端。

  • AI解释

三蠹》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种说法,指代的是三种对社会、文化或者学术有负面影响的因素。"三蠹"的概念最早见于《庄子·天下》,但其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学者之间有所变化。

详细解释:

  • 口蠹:指的是那些善于言辞却无实质内容的人,即空谈家。
  • 腹蠹:通常用来指代那些看似知识渊博但实际上缺乏真才实学的学者或读书人。
  • 心蠹:指内心不正、道德败坏之人。这种人的行为对社会风气有极大的破坏力。

造句:

  1. 在当今时代,一些所谓的专家和意见领袖常常被批评为口蠹,他们擅长发表观点却缺乏实质性的证据支持。
  2. 这位教授虽然著作等身,但不少人认为他不过是腹蠹,他的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在实践中的作用有限。
  3. 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才是真正的蛀虫,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体面,但实际上对社会的破坏力极大。
  4. 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就必须清除其中的三蠹:口蠹、腹蠹和心蠹。
  5. 教育系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真实能力,而不是仅仅追求学识渊博,避免腹蠹泛滥。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蠹"这一概念。需要注意的是,“三蠹”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在具体使用时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准确把握其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1 蛀蚀器物的虫子:~虫。木~。书~。~鱼。2 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蛀。~害。~弊(弊病,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