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之见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隅之见的简介:
yī yú zhī jiàn
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见:见解。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片面偏颇的见解。清史稿˙卷二三九˙沈文奎传:此一隅之见,偏而不全。
1. 比喻片面偏颇的见解。《清史稿.卷二三九.沈文奎传》:「此一隅之见,偏而不全。」
词语解析
一隅之见,出自于中国古代典籍,《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有“以管窥天,以蠡测海”,意指从一个角落或一个很小的角度所看到的事物和观点。这个成语比喻见识浅薄、见解狭隘,多用于谦称自己见解有限或者强调某人的看法仅是局限于某一局部,没有全面看待问题。
在现代使用中,“一隅之见”常用来自嘲自己认识事物的片面性或表达对他人观点的尊重与认可时指出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它包含了对个人认知边界的一种反思和谦逊态度。
造句
- 自我评价:虽然我已经尽全力去学习和理解这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仍然觉得自己的见解只是一隅之见。
- 对话交流:面对这个问题时,你可以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仅限于一隅之见,欢迎其他专家提出更全面的观点。”
- 文学创作:他写了一篇小说,开始就提到“我只是一个站在一隅的观察者”,暗示故事中人物的看法是有限的。
- 职场建议:在团队讨论过程中,你可以用这句话来提醒大家:“让我们都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每个人的观点都很宝贵,但毕竟都是一隅之见。”
- 学术研讨:在一场学术会议上,面对一个观点激进的新研究结果时,可以这样回应:“尽管这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观点,但它可能还只是从一隅之见出发的。”
通过以上五个句子,你可以看到“一隅之见”不仅可以用作自我反思和谦逊表达的词语,也可以用于鼓励他人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希望这些例子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隅
yú
1 角落:城~。墙~。屋~。~隙(屋角的洞穴)。向~而泣。2 〔~中〕将近中午的时候。3 靠边的地方:海~。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见
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