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皂白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问皂白的简介:
bù wèn zào bái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问清楚事情的是非曲直。「皂」文献异文作「皂」。《文明小史》第四回:「难道大公祖不问皂白,就拿他凌迟碎剐,全门抄斩吗?」
词语解释
不问皂白(bù wèn zào bái)
- 释义: 指在处理事情时,不论情况的真相如何或者事实是否清楚,就轻率地作出判断或决定。
-
出处: 虽然这个成语较为现代,但在古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此成语强调了不调查事件详情便轻易下结论的态度。
-
用法: 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处理问题时过于草率、不注重了解事实的人或者行为。
造句
- 他总是先入为主地看待问题,从来不问皂白。
- 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请务必多听几方面的意见,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不问皂白。
- 那个项目的失败其实是因为他们在未详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做出了决策,真是一次典型的不问皂白的决策失误。
- 虽然他一再否认,但在大家不问皂白地传播消息的情况下,谣言还是迅速扩散开来。
- 管理层必须学会如何在做出重要决策之前不问皂白地听取多方意见,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这些句子展示了“不问皂白”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情况。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问
wèn
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4 管,干预:概不过~。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6 姓。
皂
zào
1 黑色:~靴。不分~白(喻不问是非)。2 差役:~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