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奏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奏的简介:

shàng/shǎng zòu
1.向君主进言,上书。

  • AI解释

上奏》是指向朝廷或上级机关呈报、陈述。通常用于官员向上级或者皇帝报告工作情况、请求批准重要事项等正式场合。

详细解释:

  • 用途:主要用于政务、军事等重要事务的汇报与请示。
  • 使用对象:多为公务人员(如各级政府官员)向其上级或中央机关汇报工作,或者呈报重要事项;也可以用于文言文中描述臣子向上级或皇帝报告情况的情形。
  • 形式:一般以书信、奏折等形式正式提交。

造句:

  1. 为了使新政策能够得到批准实施,我们部门的负责人亲自上奏了详细的执行方案和预期效果分析。
  2. 上奏材料需要详尽无遗地陈述事实与理由,以便上级机关作出准确判断。
  3. 明朝时期,文臣武将常常通过上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或建议,有时甚至影响了国家的重大决策。
  4.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在启动之前必须先完成正式的上奏程序并获得批准。
  5. 这位官员为了维护地方稳定,迅速向中央政府上奏了一份关于犯罪团伙活动情况的重要报告。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zòu

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国歌。~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疏。~折。~本。~对。3 呈现,取得:~效。~功。~捷(取得胜利)。大~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