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公的简介:

wài gōng
1.外祖父。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称谓。对妈妈的父亲的称呼,今亦称「阿公」。【例】外公从小就教导我们要正正当当的做人。 △外祖父

1. 称谓。称母亲的父亲。《西游记》第六七回:「听见说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预先就唱个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回来到了那边,你叫我一声外公,我认你做外孙罢!」也称为「外祖父」。

外公》这个词,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称谓之一,特指母亲或父亲的父亲。在外语中没有一个直接对应的词来完全等同于“外公”,但在不同的语言里有类似的称呼方式。

词语解释:

  • 含义:这个词用来称呼母亲或者父亲的父亲,体现了中国家庭文化中的尊老敬长传统。
  • 情感色彩:通常具有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家庭温暖的意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公”不仅是一个称呼,也是一个身份象征,代表着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护。

造句:

  1. “小时候,我每个周末都会去外公家吃他亲手做的红烧肉。”
  2. “妈妈的头发花白了,外公笑着说这是岁月的见证。”
  3. “每年春节,我们全家人都会团聚在爷爷(即外公)家一起过节。”
  4. “在外公去世后,外婆常常怀念与外公相处的美好时光。”
  5. “虽然外公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和活力。”

这些句子体现了“外公”在中国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给家人带来的温馨记忆。

分词解释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