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寒冬腊月的简介:

hán dōng là yuè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寒冬腊月指最寒冷的十二月天。如:在寒冬腊月里,人人裹衣求暖。

1. 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寒冬腊月指最寒冷的十二月天。如:「在寒冬腊月里,人人裹衣求暖。」

寒冬腊月》是一个汉语成语,其中“寒冬”指的是最冷的冬天,“腊月”是中国农历中的十二月,意味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度寒冷的冬季。在古代农业社会中,腊月往往与祭祖和节庆活动相关联,但是随着天气变得非常冷而形成的对比,使得“寒冬腊月”不仅表达了一个时间概念,还特别强调了在这个季节里环境的极端恶劣。

详细解释: 1. 含义与背景: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常用来描述人们在极寒天气中生活的艰难情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寒冬腊月”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象征着困苦和逆境。 2. 情感色彩:寒冬腊月”这个表达通常带有消极的情感色彩,表示面对极端寒冷气候时人们的不易与艰辛。

造句示例:

  1. 这个地区每逢《寒冬腊月》,居民们就得储备大量的木材来防寒保暖,因为供暖设备往往无法应对这样的低温。
  2. 由于《寒冬腊月》的天气条件恶劣,户外施工项目暂停了很长时间。
  3. 在《寒冬腊月》期间,许多动物会选择冬眠或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4. 面对《寒冬腊月》,人们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5. 尽管外面是《寒冬腊月》,但家里的壁炉却让整个房间充满了暖意。

分词解释

hán

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2 害怕:~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dōng

1 一年中的第四季:~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天。~眠。2 姓。3 象声词,敲鼓声:战鼓~~。

là,xī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肉。~鱼。~味。3 姓。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