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的拼音、解释、组词

拂衣的简介:

fú/bì yī/yì
1.提起或撩起衣襟。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3.振衣而去。谓归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甩动衣袖,以示不悦或发怒。《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

2. 振拂其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3. 归隐。宋.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词语《拂衣》的详细解释

拂衣,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一种不拘小节、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或指因不满官场黑暗、政治环境险恶而辞官归隐的行为。它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既表达了对束缚和礼教的拒绝,也反映了追求自由和个人理想的决心。

  1. 基本含义:拂衣往往与“去国”、“退隐”等词汇相伴出现,多形容有人愤世嫉俗或厌倦官场而决然离开的行为。
  2. 情感色彩:这个词语带有一种强烈的反叛和反抗的情绪,通常用来描绘那些不畏权贵、勇于追求个人理想的英雄或文人形象。

五个造句

  1. 他拂衣而去,留下一袭长衫在风中飘扬。
  2. 这句话描述了某人在面对官场的压力时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感。

  3. 王维一生追求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最终拂衣归隐终南山。

  4. 在这个句子中,“拂衣”被用来形容王维辞官后进入大自然生活、寻求精神寄托的行为,展现了他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5.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因不满朝政而选择拂衣退隐?

  6. 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在面对不公或理想无法实现时的选择,他们往往会选择拂衣而去,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7. 李白曾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这种态度就是所谓的拂衣。

  8. 这里用李白的诗句来具体诠释“拂衣”的含义,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由的重要性以及面对不公时的态度。

  9. 他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始终向往着山林间的宁静生活,最终决定拂衣归隐。

  10. 通过这个句子,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一个人在权势和名利之外追求真正幸福生活的选择,“拂衣”在这里更多是一种内心的自我救赎和回归自然的选择。

以上这些造句不仅涵盖了“拂衣”的基本含义及其所带有的情感色彩,还试图展示了这种行为背后的精神内涵。

分词解释

fú,bì

1 拭,掸去:~拭。~尘。2 轻轻擦过:~晓。春风~面。微风~煦。3 甩动,抖动:~袖而去。4 违背,不顺:忠言~耳。~逆。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