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羊的拼音、解释、组词

岩羊的简介:

yán yáng/xiáng
1. 介于绵羊与山羊之间的一种羊。雌羊有直而短的角,雄羊角粗大,不很长。无须,毛多为青褐色。常见于高山大岭上。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石羊的别名。参见「石羊」条。

词语详解

岩羊(学名:Pseudois nayaur),是一种中型的山地牛科动物,属于哺乳纲偶蹄目。岩羊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印度等地的高山地区,如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附近。

特征:

  1. 体型岩羊体长多在90到130厘米之间,肩高约65至75厘米,体重在45至80公斤左右。
  2. 毛色:通常为灰褐色或棕黄色,具有较深的条纹和斑点,有助于它们在岩石和草丛中伪装自己。
  3. 蹄子岩羊的蹄很适合在岩石表面行走,宽大的蹄可以减少滑倒的风险。

生活习性:

  • 岩羊群居生活,一般由10到50只组成的小群体。
  • 它们主要在早晨和黄昏活动,在白天隐藏于阴暗处以躲避天敌。
  • 主要食物是高山地带的草、树叶以及灌木类植物。

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岩羊有时被描绘成山神或保护神的象征物。而在一些传说故事里,它也被赋予了神奇的能力和地位。

造句

  1. 在喜马拉雅山区,岩羊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为了更好地保护岩羊种群,国家公园实行了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
  3. 科研人员使用无人机拍摄到岩羊群体活动的珍贵画面。
  4. 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高海拔分布,研究岩羊有助于我们了解高山生物多样性。
  5. 岩羊因其矫健的身姿和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了登山爱好者口中的“神兽”。

这些句子不仅帮助理解了岩羊的相关信息,也展示了它在自然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yán

1 高峻的山崖:~壁。~壑。2 构成地壳的石头:~石。~洞。~浆。~层。熔~。3 险要,险峻:~险。~邑。4 山洞:中空成~。~居穴处。

yáng,xi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黄~。羚~。~羔。~毫。~肠线。~肠小道。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