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鸡野鹜的拼音、解释、组词

家鸡野鹜的简介:

jiā jī yě wù
晋人庾翼以家鸡喻自己的书法,以野雉喻王羲之的书法。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比喻人喜爱新奇,而厌弃平常的事物。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为轻己所有而羡他人之物。后比喻喜新厌旧,弃妻室而喜外遇者。见家鸡野雉条。宋˙苏轼˙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揔入奁。

1. 本为轻己所有而羡他人之物。后比喻喜新厌旧,弃妻室而喜外遇者。参见「家鸡野雉」条。宋.苏轼〈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揔入奁。」

《家鸡野鹜》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它是由“家鸡”和“野鹜”两个词组成的并列结构。我们可以分别解释这两个词语:

  • 家鸡:指的是在家中饲养、经过人工选育的鸡类,通常体型较小、羽毛颜色较单一。
  • 野鹜(dú):是一种野生水鸟,属于鸭科,外观特征与家鸭相似但体型较大,羽毛颜色多样。

“家鸡野鹜”形象地表达了不同种类或品质的事物共存的情况。有时用以比喻在同类事物中存在品质、等级上的区别;或者用来形容社会上各种身份、地位不同的人群。

造句

  1. 在这个小镇上,既有从事农业的农民家庭,也有经营小生意的小商户,就像家鸡和野鹜一样各有其生活方式。
  2. 小王在城市里的生活丰富多彩,既有高档小区的居民,也有普通公寓的住户,就如同家鸡与野鹜一般同处一个社区。
  3. 这家餐厅里不仅有高级厨师烹制出精致菜肴,也有自学成才的大厨制作地道美食,就像家鸡和野鹜一样,为顾客提供多样的选择。
  4. 小镇上的学校既有国际化的双语教育班,也有传统的小学班级,就如同家鸡与野鹜在同一个环境中共存。
  5. 市集上既能看到精心挑选的优质农产品,也能见到一些未经加工的原生态产品,就像家鸡和野鹜一样代表了不同的生活选择。

分词解释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

1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母~。~雏。

1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2 界限,范围:分~。视~。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6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