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望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公望的简介:

tài gōng wàng
1.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俗称姜太公。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尚穷困年老﹐钓于渭滨。文王出猎﹐遇之﹐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后佐武王灭殷﹐封于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吕尚的别号。见吕尚条。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1. 吕尚的别号。参见「吕尚」条。《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太公望》,这个名字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主要指的就是姜尚。他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被封为齐国的始祖,并且在历史上有“太公望”之称。“望”,在这里是指对他的敬称和尊敬之情。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根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太公望》,姜姓,名尚(字子牙),后人尊称他为姜太公。传说中的他是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贤者,在周文王姬昌时,受聘出仕,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
  • 性格特点:姜太公被描绘为一个隐士,后来通过钓鱼的方式引起了周文王的关注。他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还精通治国之道,提出了许多战略战术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象征意义:在民间传说和文化中,《太公望》代表了智慧、辅佐之才以及忠诚与奉献的精神。

造句

  1.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里,姜太公凭借《太公望》的智谋帮助周朝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2. 虽然他隐居在山林间,但《太公望》始终关注着天下大事,并最终选择时机出山辅佐君主。
  3. 像《太公望》这样的贤者,在历史上往往能够洞察时局变化,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
  4. 《太公望》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真才实学,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找到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5. 在现代社会,《太公望》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智慧与勇气。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