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的拼音、解释、组词

胯下之辱的简介:

kuà xià zhī rǔ
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汉淮阴侯韩信于微贱时,曾受淮阴无赖少年的侮辱,迫他由胯下爬出。典出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后比喻人未显达时,被人鄙视、讥笑,遭受耻辱。如:他当年能忍胯下之辱,虚心求进,今天才能有此番成就。

1. 胯下,两腿之间。本指汉代韩信年少失意的时候,曾忍辱从恶霸的胯下爬过。后用以比喻人不得意时所承受的屈辱,常用来劝喻一般人忍一时之辱,不逞血气之勇。典出《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例】倘能将胯下之辱转为奋发向上的动力,则天下断无不可成之事。

1. 汉淮阴侯韩信于微贱时,曾受淮阴无赖少年的侮辱,迫他由胯下爬出。典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比喻人未显达时,被人鄙视、讥笑,遭受耻辱。如:「他当年能忍胯下之辱,虚心求进,今天才能有此番成就。」

胯下之辱》这一词语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描述的是韩信年轻时的一段经历。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被用来形容一个人面对侮辱或困厄时所表现出的忍耐力和日后成就的伟大。

详细解释

  • 出处: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少时家贫,经常受到当地人的欺凌。有一次,他被一群少年围堵在城门下,在众人面前被逼迫从一名少年的胯下钻过。
  • 寓意:这个故事强调了即使面对极大的耻辱或困难,也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决心,并最终实现伟大的目标。

造句

  1. 韩信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的“胯下之辱”可能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只要心中有远大的理想,就能够克服一切。
  2. 在职场上遭遇挫折时,不应该一蹶不振,而是要化作前进的动力,正如韩信所经历的那样,坚持下去,终会有所成就。
  3. 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就像“胯下之辱”,只有敢于面对并超越它,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4. 尽管在创业初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他从不言弃,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成功,正如当年韩信所经历的一样。
  5. 每一个想要攀登高峰的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初心,勇往直前,终将克服“胯下之辱”,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些造句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胯下之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它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激励着人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坚持自我,追求成功。

分词解释

kuà

1 腰和大腿之间的部分:~裆。~骨。~下之辱。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羞耻:羞~。耻~。2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3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4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