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幼扶老的拼音、解释、组词
携幼扶老的简介:
xié yòu fú lǎo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同“扶老携幼”。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同“扶老携幼”。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民众群聚结队而行。淮南子˙诠言:泰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珠玉而不听,乃谢耆老而徙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亦作扶老携幼。
1. 形容民众群聚结队而行。《淮南子.诠言》:「泰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珠玉而不听,乃谢耆老而徙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也作「扶老携幼」。
词语“携幼扶老”出自古代汉语,含义丰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成语中的“携”是带的意思,“幼”指儿童或年轻人,“扶”是搀扶的意思,“老”指老年人。“携幼扶老”描述的是成人带着孩子和帮助老人走路或者行进的场景,用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谐相处的状态。
详细解释
这个词语不仅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还传达了社会伦理道德的一种理想状态。它强调在家庭乃至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年老一代应给予关怀和帮助。这种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造句
- 在这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家积极响应号召,很多居民自发地“携幼扶老”,共同参与进来。
- 老师带领着学生们游览博物馆时,“携幼扶老”的画面让人感到非常温馨和和谐。
- 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疏散人群时,人们之间能够相互帮助,“携幼扶老”体现出了人性的光辉。
-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中包含了“携幼扶老”的内容,鼓励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 在家庭里,父母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在精神上也给予他们支持和引导;同时在需要的时候也能得到长辈们的关心与帮助。这种相互之间的照顾和支持正体现了“携幼扶老”的理念。
通过上述解释及造句,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携幼扶老”这一成语的内涵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
分词解释
携
xié
1 带:~手。~带。扶老~幼。2 离,叛离:~离。~贰。
幼
yòu
1 年纪小,初出生的:~儿。~虫。~苗。~年。2 小孩儿:~教(jiào )。~师。扶老携~。3 对儿童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
扶
fú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2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4 姓。
老
lǎo
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3 极,很:~早。~羞成怒。4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5 晚年:~年。~境。6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是生病。8 原来的:~地方。9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了。13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