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出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尿出子的简介:

niào chū zǐ
1.遗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遗尿。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倒有五男二女团圆,一个尿出子,六个弗得眠;七个一齐尿出子,艎皮底下好撑船。」

关于“尿出子”这个词语,似乎在标准汉语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述。可能是方言中的表达或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幽默说法。“尿出子”这一说法可能来源于某些地方方言中的俚语或者俗语,其具体意思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

从字面上看,“尿”指的是排尿的行为,而“出子”则不太明确,可能是某种行为的结果或状态。因此,“尿出子”这种表达方式可能是在描述某个人通过排尿行为获得了某种结果或者产生了某种效果,但这显然并非一个规范的词语和句式。

如果这是一个比喻性说法,那么其具体含义可能会依据上下文有所不同。例如:

  1. 用于比喻:通过努力或尝试,达到了某种预期的结果。
  2. 玩笑性质的说法:排尿后发生了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由于这不是一个正式的语言结构,以下为几个虚构的造句以帮助理解可能的情境和用法(请注意这些例子并不反映标准汉语表达):

  1. 他每天早起跑步,终于在一周后尿出子了——这里的“尿出子”可以被解读为通过坚持锻炼找到了提升身体状态的方法。
  2. 她努力学习了一年,最终尿出子——这里是指她通过刻苦的学习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或成就。
  3. 他们一起熬夜研究问题,最后尿出子了——这可能表示他们解决了某个难题或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4.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协商,双方终于尿出子了——这个例子中,“尿出子”可能是指双方达成了某种协议或共识。
  5. 她连续几天练习跳舞,终于在舞台上尿出子了——这里的“尿出子”可以理解为她通过努力最终在表演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请注意,这些造句都是基于假设情境编写的,并不代表该词语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的正确用法。如果需要了解某个特定词语的确切含义和用法,请参考权威的语言资料或询问精通相关方言的人士。

分词解释

尿

niào,suī

1 小便,肾脏的排泄液:~液。~布。~肥。~素。2 排泄小便:~尿。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