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铎的拼音、解释、组词
振铎的简介:
zhèn duó
1.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 2.谓从事教职。
1.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 2.谓从事教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摇铃。古时宣布政令或教化时,用来警众。《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铎,群吏作旗。」《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2. 从事教职。明.章懋〈与沈副使仲律书〉:「近见湖南录,始知先生继文定胡公之旧职,而振铎于濂溪之乡。」
《振铎》一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短语,它可能是来源于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或者典籍。在现代汉语中,“振铎”并不常见,但从字面意义来看,“振”有“振动、举起”的意思,“铎”是一种古代的铜制铃铛,常用于召集人们聚集或传递重要信息。
根据这些字面的意义,“振铎”可以被理解为“高举铃铛”或“振铃传声”,象征着以一种有力的方式传达或传播某种声音或者信息。在文化语境中,这个词语可能会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强调通过某种行动来引起广泛的关注或重视。
造句
- 在这次教育改革中,政府决定通过各种创新举措振铎教育理念,旨在唤醒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 每个社会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振铎者,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
- 老师们需要振铎新知,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 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我们要振铎真理的力量,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
- 他是一位不屈的振铎者,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坚持传递希望的信息。
请注意,“振铎”一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可能会根据具体上下文有所不同。上述造句是基于对“振铎”可能含义的理解进行创作的。
分词解释
振
zhèn
1 搬动,挥动:~动。~荡。~幅。~臂。~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2 奋起,兴起:~奋。~作。~兴(xīng )。~~有辞。3 古同“赈”,救济。4 古同“震”,威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