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挂的拼音、解释、组词

披挂的简介:

pī guà
1.穿戴盔甲。 2.盔甲。 3.披着挂在身上。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穿戴上盔甲。【例】勇士们全身披挂,直奔战场。

2. 搭挂在物体上。【例】他把湿衣服披挂在竹竿上晾干。

1. 古人出战时所穿戴的盔甲。《三国演义》第七回:「孙策也全副披挂,挺鎗立马于父侧。」《西游记》第三回:「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件,一总奉谢。」

2. 穿戴上盔甲。《薛仁贵征辽事略》:「薛延陀披挂了,跃马横鎗搦众官百姓。」《水浒传》第五七回:「呼延灼全身披挂,骑了踢雪乌骓马,仗著双鞭,杀逩梁山泊来。」

词语“披挂”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指的是穿戴好盔甲、武器等作战装备的行为。它也可以用来比喻穿上某种状态或角色。

详细解释

  1. 释义:指穿戴好盔甲和兵器进行战斗的姿态或行为。
  2. 引申意义
  3. 在现代语言中,“披挂”可以用于描述人们投入某一工作、学习或是生活状态的情景,例如“他披挂着笑容走进了教室”,这实际上是指他以一种愉悦的心情进入了教室。

造句

  1. 战士们披挂完毕后,精神抖擞地列队等待出征。
  2. 为了即将到来的辩论赛,同学们都开始认真准备,仿佛要披挂上阵一样。
  3. 作为一名记者,他在采访前总是仔细核对所有资料,做好充分准备,就如同即将披挂上战场一般。
  4. 在开学典礼上,老师们的演讲如同披挂着智慧和经验的铠甲,令人肃然起敬。
  5. 面对即将到来的重要考试,学生们纷纷开始紧张复习,好像要披挂起知识的战袍一样。

通过以上解释与造句,“披挂”这个词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清晰。它不仅限于古代军事场景中的装备穿戴,还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准备状态或精神面貌。

分词解释

1 覆盖在肩背上:~星戴月。2 穿戴:~挂。~甲。3 打开,散开:~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靡。4 劈开,裂开:竹竿~了。

guà

1 悬吊:悬~。~图。~牌。~锄。~镰。~帅(掌帅印,喻居于领导、统帅地位)。披红~绿。~一漏万。2 牵记,牵连,牵累:牵~。记~。~念。~连。~累(连累)。3 登记:~号。~失。4 切断电话,也指打电话:给小张~个电话。5 钩住:衣服被钉子~住了。6 物体表面蒙上或糊着:脸上像~了一层霜。7 量词,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