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得罪的简介:

dé zuì
①获罪:得罪于天子。②冒犯;触怒:得罪了人。③客套语。犹言对不起:得罪之处,尚祈海涵。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冒犯、触怒。【例】他生性高傲,目中无人,因此时常得罪别人。

2. 向人对不起的客套话。【例】这小孩不懂事,得罪之处,请多包涵。

1. 犯罪。唐.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诗:「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

2. 冒犯、触怒。《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做孙子的又不曾得罪叔公,为甚么要打我?」《红楼梦》第三二回:「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诗经.小雅.雨无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

3. 向人对不起的客套话。《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郭排军吃他相问得无言可答,只道得一声:『得罪!』」

《得罪》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因行为不当或言语不谨慎而冒犯、伤害到他人感情或利益。其中,“得罪”一词既可以作为及物动词使用,也可以用作形容词来表达一种被动的状态或者感受。

详细解释:

  1. 含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由于某些原因(如无意的言语、行为等)导致了对他人的冒犯或伤害。
  2. 语境:这个词通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是较为庄重的对话中,表示对他人可能造成的不快感到歉意。例如,在商务谈判、人际交往、日常交流中都会用到这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歉意或者对可能产生的误解进行澄清。

造句:

  1. 他无意间说错了一句话,得罪了新来的同事,两人因此关系紧张。
  2. 在会议中不小心说错了话,我向领导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自己已经“得罪”了不应该说的话。
  3. 为了防止得罪客户,她特意查了一下产品的使用说明再进行讲解。
  4. 因为一次误会,他觉得受到了朋友的“得罪”,两人因此发生了争执。
  5. 虽然大家都明白这只是一场误会,但为了避免再次得罪对方,他们选择不再提及这件事。

这些例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如何正确运用“得罪”一词,并且通过具体场景来增强其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3 满意:~意。扬扬自~。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