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陪臣的简介:

péi chén
1.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1)古代诸侯的卿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盈过于周,周西鄙掠之。辞于行人曰:'天子陪臣盈,得罪于王之守臣,将逃罪。'"杜预注:"诸侯之臣称于天子曰陪臣。"《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郑玄注:"亦谓诸侯之卿也……陪,重也。"孔颖达疏:"其君已为王臣,己今又为己君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诸侯的大夫对天子自称为「陪臣」,又大夫的家臣也称为「陪臣」。《论语.季氏》:「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七出:「我寡君著我多拜上太宰,寡君受吴国大王、太宰大人许多教训之恩,情愿携其妻室,率其陪臣,亲到吴国,君请为臣,妻请为妾。」

词语解释

陪臣:在古代中国,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陪臣是指那些被君主或诸侯国任命为臣子,并且主要负责管理边疆地区或执行特殊使命的大臣。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君主的臣属,但在实践中往往拥有较大的权力和独立性,有时甚至能够与朝廷对抗。

造句

  1. 春秋时期,在齐国就有不少著名陪臣,如晏婴便是其中之一。
  2. 汉代时,张骞担任过汉朝的陪臣,远赴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3. 历史上很多陪臣因其才能和忠诚而深受君主重用。
  4. 陪臣通常负责处理一些较为敏感或特殊的外交事务。
  5. 这位历史学家专门研究陪臣制度对古代政治格局的影响。

这些造句展示了陪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及其职责。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陪臣”这个词主要与古代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关联,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这一术语。

分词解释

péi

1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伴。~同。~客。~葬。~嫁。失~。2 从旁协助,辅佐:~臣。~审。3 增加的,非主要的:~衬。~都。4 古同“赔”,偿还。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