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练的拼音、解释、组词

团练的简介:

tuán liàn
1.组织﹑训练。 2.宋代至民国初年,于正规军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训练的地主武装组织,称团练。 3.团练的头目。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除正规军外,于地方上挑选壮丁聚集,用兵法教练,以保卫地方,称为「团练」。

《团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事组织形式,原指由地方豪强或官僚自行募兵并训练、管理的军队。在北宋时期,团练正式成为官方制度的一部分,用于加强地方武装力量和防御体系。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团练最初起源于唐末五代时期,当时一些地方豪强为了自保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开始招募私兵并进行军事训练。到了宋代,特别是宋太祖赵匡胤时,为防范军阀割据,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部分地方的团练编入官方军队体系中。
  • 组织形式:宋代的团练在制度上得到了规范化和正规化,分为厢、都监等不同层级。这些部队不仅承担了守城防务的任务,还参与了一些对外征战行动。
  • 军事训练与管理:团练士兵接受包括武艺在内的全面训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遵守一定的纪律约束。

造句:

  1. 宋朝建立初期,各地的团练组织成为了巩固中央权威的重要力量。
  2. 由于长期缺乏正规军备训练,这次战斗中,地方团练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3. 虽然身为朝廷官员,他却经常与当地的团练头领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获取军事信息。
  4. 在宋朝的某些边疆地区,团练的存在有效抵御了敌对势力的侵扰。
  5. 为了加强地方的安全防卫能力,宋代政府鼓励并支持团练的发展壮大。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团练”这一历史概念。

分词解释

tuán

1 圆形:~扇。~脐。2 结成球形的东西:汤~。饭~。3 把东西揉成球形:~煤球。4 会合在一起:~聚。~圆。5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体。~伙。集~。6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7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练。~丁。8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槽。

liàn

1 白绢:素~。江平如~。2 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使柔软洁白:~漂(“漂”,漂白)。3 反复学习,多次操作:~习。~笔。~操。训~。~功。4 经验多,精熟:老~。熟~。干(gàn )~。~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