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丝栏的拼音、解释、组词

乌丝栏的简介:

wū sī lán
1.亦作"乌丝阑"。 2.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画于卷册或织于绢素的黑色界格。明.蒋防《霍小玉传》:「遂取绣囊,出越姬乌丝栏素缣三尺以授生。」

乌丝栏》,这个词并非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在字面意义上需要进行一定的拆解与解读。从名字来看,“乌丝”通常指的是墨色或黑色的丝线;“栏”可以理解为格子、栏杆或者是某种划分结构的意思。综合起来看,《乌丝栏》可能指的是用于书写或者印刷时的一种特定格式,或是古代书籍中常见的一种装订形式。

在古代文献中,尤其是古籍版本学中,“乌丝栏”通常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字排版方式,即用黑色或深色墨水书写的方格纸,这样的排版方法可以有效地规范文字的位置和大小,使文章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乌丝栏”可能也特指一种特定格式的抄本或印刷品。

以下为5个使用“乌丝栏”的造句:

  1. 这本书采用了传统的乌丝栏布局,每个字都被整齐地放在方格内,显得非常雅致。
  2.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房里,常常可以看到摆放着精致的乌丝栏纸张和毛笔。
  3. 老师布置了抄写任务,要求使用乌丝栏格式来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
  4. 阅读古籍时,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书页上用乌丝栏精心排布的文字,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5. 为了增强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尝试使用乌丝栏纸张进行创作。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对“乌丝栏”可能含义的推测性解释以及造句示例,并非其固定定义。如果遇到该词语的具体使用场景或出处,请进一步查证以获得准确信息。

分词解释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lán

1 遮拦的东西:~杆。木~。石~。2 养家畜的圈(juàn ):牛~。~厩。3 报刊或广播、电视按内容、性质划分的版面或专门的时间;亦指出版物版面的部位:~目。专~。新闻~。4 纸、书、织物上的格子:朱丝~(旧时有红色格子的绢素)。5 表格中区分项目的格子: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