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朽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不朽的简介:
sān bù xiǔ
不朽:永不磨灭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件是永不磨灭的功德伟业。
不朽:永不磨灭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件是永不磨灭的功德伟业。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指立德、立言、立功三件可以永远受人怀念和敬仰的事。宋˙杨万里˙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诗: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
1. 指立德、立言、立功三件可以永远受人怀念和敬仰的事。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 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指立德、立言、立功三件可以永远受人怀念和敬仰的事。宋.杨万里〈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诗:「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
《三不朽》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们通过三种方式能够使自己的名、德、功传之后世,达到不朽的效果。这“三不朽”具体指:
- 立德:指个人通过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来影响后人,从而被世人记住并尊敬。
- 立功:指的是通过卓越的事迹或成就对社会做出贡献,使自己的名字能够与这些功绩联系在一起。
- 立言:意味着通过撰写著作、发表言论等方式留下思想和智慧,为后世所传颂。
这三者相辅相成,既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又体现了追求卓越事业及传承文化的愿望。在古代社会中,这种观念鼓励士人和社会精英将个人努力与服务国家民族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
以下是使用《三不朽》概念的五个造句:
- 他虽然英年早逝,但其德行、学识和对家乡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得“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实现《三不朽》为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与品德影响后世。
-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建树,还热心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不朽”中立德、立功的内涵。
- 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正是这些普通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不朽》的精神。
- 虽然他未能长期担任重要职务,但他的许多文章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实现了“立言”的目标,达到了个人的“三不朽”。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