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教育的拼音、解释、组词

业余教育的简介:

yè yú jiào/jiāo yù
1.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教育。业余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实施机构为各种业余学校和补习学校等。教学形式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等。它对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AI解释

《业余教育》是指在个人空闲时间进行的学习和提升活动,通常是为了丰富个人知识、提高技能或者兴趣爱好而开展的非正式或低强度形式的教育培训。这种学习方式较为灵活,不受固定课程安排和课堂教学环境的限制。

详细解释

  1. 目的性:业余教育旨在通过自学或其他途径来获得额外的知识或技巧,并不以获取学历学位为主要目标。
  2. 灵活性: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学习,不受职业要求或社会标准的约束。
  3. 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在线课程、图书阅读、参加讲座、工作坊、论坛讨论等。

造句

  1. 小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编程技术,希望将来能够转型成为软件工程师。
  2. 她通过观看网课和阅读相关书籍,自学了摄影技巧,现在经常参加当地的摄影俱乐部分享自己的作品。
  3. 在周末的闲暇时光里,他喜欢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提高自己对历史的兴趣。
  4. 为了丰富生活,李阿姨报名参加了舞蹈培训班,在业余时间学习民族舞。
  5. 王先生退休后加入了社区的书法班,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分词解释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jiào,jiāo

1 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2 使,令:风能~船走。3 指“宗教”:~士。~主。~皇。~堂。4 姓。

1 生养:~龄。节~。生儿~女。2 养活:~婴。哺~。培~。抚~。养~。3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智~。体~。美~。教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