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足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分鼎足的简介:

sān fēn dǐng zú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三方势力均等、共存的局面。见鼎足而立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

1. 比喻三方势力均等、共存的局面。参见「鼎足而立」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

词语“三分鼎足”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局面处于三个相对独立的力量中间,彼此相互制约。这种描述通常用于政治、经济或文化领域的竞争格局分析中。

详细解释:

"三分鼎足"指的是在竞争态势中,某一方的位置被三个对手分别控制或者占据。这形容的是在一个复杂环境中,某个区域或是某个领域处于多个力量互相制约和平衡的状态。

造句示例:

  1. 在当前国际局势中,“美、俄、欧”三方势力均势,共同维持着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2. 这个地区在地理上属于“三分鼎足”的位置,使得它成为了多个国家利益争夺的热点地带。
  3. 据了解,在该国的政治生态中,尽管存在保守、激进和温和三个主要派系,但各自为政,相互牵制,互不影响。
  4. 在科技竞争的背景下,“中美日”三足鼎立局面愈发明显,这些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激烈角逐。
  5. 当代艺术市场“三分鼎足”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美国和欧洲等主要文化中心纷纷推出自己的原创艺术品,吸引着全球藏家的目光。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

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 完全:~以。~色。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6 增益:以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