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措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知所措的简介: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知所措」之「措」,典源作「错」。「错」通「措」。「不知所措」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语本《管子.七臣七主》。△「手足无措」、「六神无主」
2. #《管子.七臣七主》1>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呼呜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惠王2>丰赏厚赐以竭藏,赦奸纵过以伤法。藏竭则主权衰,法伤则奸门闿,故曰:「泰则反败矣!」侵主好恶反法以自伤,喜决难知以塞明,从狙而好小察,事无常而法令申,不,则国失势。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声。四邻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而国权大倾,不,则所恶及身。劳主不明分职,上下相干,臣主同,则刑振以丰,丰振以刻,去之而乱,临之而殆,则后世何得。振主3>喜怒无度,严诛无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4>,则人反其故。不5>,则法数日衰,而国失固。芒主通人情以质疑,故臣下无信,尽自治其事,则事多。多则昏,昏则缓急俱植,不,则见所不善。余力自失而罚,故主虞而安,吏肃而严,民朴而亲。官无邪吏,朝无奸臣,下无侵争,世无刑民,故一人之治乱在其心,一国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论语.子路》。 (2) 惠王:本文所提「七主」,唯独此处作「王」,疑为「主」之误。 (3) 振主:擅作威福的暴君。 (4) 错:通「措」,安置。 (5) :通「悟」,觉悟。〔参考资料〕 《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第一个提出国富兵强理论的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卓著的建树,也被奉为法家之祖。他辅佐齐桓公,使他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桓公尊为「仲父」。《管子》一书是他的思想代表作。在〈七臣七主〉篇中,评论七种国君和七种臣子行为的得失。说明君主治国的态度和方法,在在影响了臣子和人民的行为。其中提到一种擅作威福的暴君,喜怒无常,动辄严厉治罪而杀人,绝不宽赦,那么臣子就会震惊而不知如何是好。君主若不及时觉悟,则国家的法度日渐衰败,国家也就不再安定了。后来「不知所措」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也有人以为这句成语是从《论语.子路》中,孔子所说的「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演变而来。一个国家不行礼乐,刑罚不公平,人民当然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了。《论语》原文中的「错」,就是「措」的通假字。
1.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例】火警发生时,许多人都慌乱不已,不知所措。
1. 惊慌失度,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酉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不知所措》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面对突然或复杂的情况时感到非常慌张、不知道如何应对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突如其来的困境时的手足无措。
详细解释:
- 词源:“不知”即不认识,“所措”指要采取的措施或办法。“不知所措”意思是没有办法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 用法: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的情绪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面对紧急情况时的慌张无措的状态。它不仅限于具体的外部情境,也适用于形容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造句示例:
- 突然接到电话被告知家人生病了,他感到不知所措。
- 当下车轮突然爆裂,司机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中,村民们都显得十分不知所措。
- 作为新手设计师,面对众多的设计方案时我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
- 面对公司的危机公关事件,管理层陷入了短暂的不知所措状态。
这些例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知所措》来形容人们因突然或复杂情况而表现出的状态。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suǒ
1 处,地方:住~。哨~。场~。处~。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6 姓。cuò
1 安放,安排:~手。~辞。~置。~身。2 筹划办理:~施。~办。筹~。举~失当。3 弃置: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