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子的简介:
hú zǐ
①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毛。②〈方〉胡匪。
①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毛。②〈方〉胡匪。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胡须。【例】他蓄著八字形的胡子,风格独特。
1. 须的俗称。如:「他蓄著八字形的胡子。」
2. 旧时对土匪的称呼。如:「那群胡子个个杀人不眨眼,令人闻之丧胆!」也称为「红胡子」。
《胡子》一词,通常指的是男性面部生长出来的毛发。它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常被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或社会形象。
详细解释
- 定义:胡子是男性脸部、下巴等部位特有的长毛发。
- 种类:根据生长位置和长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上唇髭、胡须、鬓角等。
- 文化意义:
- 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中,胡子被视为男性成熟或力量的象征。例如,在某些文化里,留有长胡子的男子被认为是威严或智慧的代表。
- 有时也用于表达个人风格或反叛态度,比如摇滚乐手常常以独特的胡须造型作为个人标志。
造句
- 小明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成熟感,最近开始蓄起了胡子。
- 老师告诉我们,古时候的人们会根据胡子的长度来判断一个人的年纪和地位。
- 漫画里的超级英雄总是留着浓密的大胡子,让人印象深刻。
- 他刮掉胡子后,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 她觉得留点小胡须更能凸显她个性中的不羁与自由。
分词解释
胡
hú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