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嗓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捣嗓子的简介:
dǎo sǎng zǐ
1.称人吃喝的贬词。
1.称人吃喝的贬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骂人花钱吃喝。《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只买了猪头肉,飘汤烧饼,自己捣嗓子,一个钱也不拿了来家。」
“捣嗓子”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不过根据字面意思推测,“捣嗓子”可能是指通过某种动作或方式来刺激或摩擦喉咙部位的行为或者过程。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某些特殊的目的,比如在某些传统疗法中尝试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喉咙不适、清嗓等。
详细解释
- 含义解析:“捣”一般指用力拍打或搓揉;“嗓子”指的是喉咙部分。“捣嗓子”的字面意义是用动作刺激或摩擦喉咙。但这个词语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 实际使用:如果这是一个特定术语的话,它可能出现在传统医学、养生等领域中,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或者是日常保健的手段。
造句
- 在民间有一种说法,感冒了可以尝试捣嗓子,喝点温水,这对缓解喉咙不适有所帮助。
- 某些老中医可能会推荐患者每天用特定的方法捣嗓子来保养声带健康。
- 小明今天声音沙哑,妈妈说试试捣捣嗓子看是否能有所改善。
- 爷爷总是喜欢在晚上睡觉前轻轻捣捣自己的嗓子,说是这样可以预防喉咙发炎。
- 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要保持良好的嗓音状态,因此养成了每天早晚都要轻柔地“捣嗓子”的习惯。
请注意,上述造句为基于“捣嗓子”字面意义的假设性情境设定,并非该词语的真实用法。如果它是一种特定疗法或方法,请务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分词解释
捣
dǎo
1 砸,舂:~米。~蒜。~药。~毁。2 冲,攻打:直~敌巢。3 搅扰:~乱。~鬼。
嗓
sǎng
1 喉咙:~子。2 发音器官的声带及发出的声音:~音。哑~。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