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头鼠窜的拼音、解释、组词
抱头鼠窜的简介:
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抱著脑袋,像老鼠似地乱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样子。语本《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
2. 《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乃先微感信曰:……当今之时,两主县命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心腹,堕肝胆,效愚忠,恐足下不能用也。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信1>曰:「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通曰:「始常山王2>、成安君3>故相与为刎颈之交4>,及争张黡、陈释之事5>,常山王奉6>头鼠窜,以归汉王。借兵东下,战于鄗北,成安君死于泜水之南,头足异处。此二人相与,天下之至驩也,而卒相灭亡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今足下行忠信以交于汉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与也,而事多大于张黡、陈释之事者,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足下,过矣。」 〔注解〕 (1) 信:韩信(?∼西元前196), 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荧欋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2) 常山王:张耳(?∼西元前202),战国末大梁人,与陈余为至交好友。秦末,陈涉率兵起义,张耳、陈余响应。从项羽入关,封张耳为常山王。后张耳、陈余有隙,余率兵袭耳,张耳败走,归刘邦,随韩信破赵,后被立为赵王,卒谥景。 (3) 成安君:陈余(?∼西元前204),战国末大梁人。与张耳同为魏之名士,与张耳为至交好友。秦末,陈涉率兵起义,张耳、陈余响应。后与张耳绝交,且率兵袭耳,自立为代王,后为韩信所杀。 (4) 刎颈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见「刎颈之交」。 (5) 张黡、陈释之事:指张耳被围于巨鹿之际,派张黡、陈释二人前往陈余处求救不得的事情。事见《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 (6) 奉:捧著。据《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此处指的是捧著项婴的头。
3. 「抱头鼠窜」原作「奉头鼠窜」。秦末,楚汉相争时,韩信受刘邦之命攻齐大获全胜,刘邦封韩信为齐王,要韩信继续进击楚军。这时,蒯通劝韩信趁刘邦和项羽争战的时候,脱离刘邦,自立为王。韩信回答说︰「刘邦一向对我非常好,我怎能忘恩负义呢?」蒯通说︰「可是当年常山王被围巨鹿时,曾派张黡、陈释前往成安君处求救,未获倾力相助,以致于两人反目,后来甚而相互攻伐。最后常山王被打得狼狈而逃,只好杀掉项婴,捧著他的头,改投靠汉王。可见就算是刎颈之交的亲密好友都靠不住,你如果以为刘邦绝对不会害你,那你就错了。」典源中的「奉头鼠窜」本来是捧著献敌之头,狼狈而逃的意思,后来「奉头」转为「抱头」,指的是抱著自己的头,「抱头鼠窜」这句成语就用来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样子。
1. 形容仓皇逃走时狼狈的样子。【例】闹事的流氓们见情形不对,个个抱头鼠窜,消失得无影无踪。
1. 形容像鼠惧人一般,狼狈逃走的样子。参见「奉头鼠窜」条。宋.苏轼〈拟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儒林外史》第八回:「次年,宁王统兵破了南赣官军,百姓开了城门,抱头鼠窜,四散乱走。」
《抱头鼠窜》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像老鼠那样抱着脑袋仓皇逃跑,表现出极度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危险或突发情况时迅速逃离现场的情形。
详细解释:
- 词义构成:“抱”是指抱住,“头”是头部;“鼠窜”中的“鼠”比喻人行为像老鼠一样,不讲道理或无赖之辈,“窜”是逃跑、逃窜的意思。综合作用就是形容某人在受惊吓或是遇到危险时,慌乱失措地迅速逃离现场。
- 使用场合:这个成语多用于口语表达中,常用来形容人因恐惧、害怕或者其他原因而仓皇出逃的状态。
造句:
- 小明看到大灰狼来了,吓得抱头鼠窜,赶紧往家里跑。
- 老板宣布要裁员,听到消息的员工们一个个抱头鼠窜,生怕自己也被波及。
- 犯罪分子被警方围捕后,只得抱头鼠窜,最终还是被抓了个正着。
- 在这场大火中,许多人惊慌失措地抱着脑袋四处逃窜。
- 为了躲避敌人的攻击,他迅速地抱头鼠窜,成功地避开了这次险境。
分词解释
bào
1 用手臂围住:拥~。~小孩儿。合~。~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2 围绕,环绕:山环水~。~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3 胸怀愿望,志向:~负。4 心里存着,怀有:~怨。~恨。~歉。~憾。~病。5 密合:衣服~身儿。6 把他人的子女收养为自己的子女:~养。7 量词: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8 孵:~窝。~小鸡。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shǔ
1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胆。~目寸光。投~忌器。~辈。2 隐忧:~思。cuàn
1 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犯。~扰。~逃。~踞。流~。抱头鼠~。2 放逐:~逐。3 修改文字:~改。~定(删补改定)。点~(删减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