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戎的拼音、解释、组词

总戎的简介:

zǒng róng
1.统管军事;统率军队。 2.统帅。亦用作某种武职的别称。如唐人称节度使为总戎;清时称总兵为总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主持军事的人。唐.杜甫〈诸将〉诗五首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2. 统帅、统管军务。《魏书.卷五○.尉元传》:「臣以天安之初,奉律总戎,廓宁淮右,海内既平,仍忝徐岳。」《周书.卷四一.王襃传》:「襃本以文雅见知,一旦委以总戎,深自勉励,尽忠勤之节。」

总戎》这个词在古代军事术语中使用,主要用于指代统领、统帅或主将等意思。它强调的是在军队中的最高指挥官或者负责总体战略部署和战术执行的人。

详细解释

  • 词源: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的军事用语,“总”意为“全面”,“戎”则指向军旅之事,合起来表示全军或整个军事行动的统领者。

  •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在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的文献中频繁出现。当时的军队组织较为松散且分散,常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来设定不同级别的指挥官。“总戎”一词多用于描述最高层的军事领导人物。

  • 意义与职能:“总戎”不仅代表一个职位或角色,还蕴含了一种责任和权力,即在战场上决定战术布局、调兵遣将等关键决策。这个位置通常由有丰富经验和卓越能力的人担任。

造句

  1. 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诸葛亮被刘备任命为总戎,负责整个蜀汉的军务。
  2. 在古代战争中,各路将领之中谁能够成为总戎,往往决定了战役乃至国家的命运。
  3. 为确保军队训练有素,必须由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统揽全局能力的人来担任总戎之职。
  4. 这位将军在多次战斗中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最终被封为总戎,成为全军的最高指挥官。
  5. 历代兵书及史书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如何选择合格的总戎以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故事和案例。

以上就是“总戎”一词的基本解释及其应用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zǒng

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5 经常,一直:~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