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垆的拼音、解释、组词

当垆的简介:

dāng/dàng lú
1.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 2.指煮酒;饮酒。 3.对着酒垆;在酒垆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卖酒。汉.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宋.贺铸〈小梅花.缚虎手〉词:「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也作「当卢」、「当罏」。

当垆》这个词来自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指古代女子在酒肆中卖酒的行为。这个词语中的“垆”是指放置酒瓮和酒杯的小矮桌,通常与酒店、酒馆相关联。“当垆”一词多用于描绘古代女性的独立生活或是诗人笔下的浪漫场景。

详细解释

  • 当垆:指在酒店里卖酒的行为。这里,“当”是担任的意思,“垆”则是指放置酒瓮和杯盘的小台子。
  • 历史文化背景:古代中国,尤其是汉代至唐代时期,不少女性因家庭原因或社会环境影响,在家开设小酒馆,为过往的旅人提供酒水服务。这些女子不仅承担了经济来源的角色,有时还成为了诗歌文学中的美丽形象。

造句

  1. 据说古时有一位女子,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当垆卖酒来维持生计。
  2. 在那些文人的笔下,当垆的女子总是被描绘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力量和坚韧。
  3. 这里是当年那位才女经常光顾的地方,她常常独自一人坐在酒肆门口的石桌旁,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画,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垆卖酒的日子也因此被后人传颂。
  4. 传说中,有一位古代女子,因为才华横溢而闻名于世。但她的真实身份是当垆卖酒的普通百姓,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也可以在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
  5. 虽然生活艰苦,但这位勇敢坚强的女性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在当地的一家小酒馆里继续当垆卖酒,为过往的行人提供服务。

分词解释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