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风的简介:

guó fēng
《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共一百六十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合称十五国风。大致是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作者多数为下层人民。内容反映人民的劳动、婚姻、爱情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面貌,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是《诗经》中最有文学价值和社会认识价值的部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家的风俗。《史记.卷三.殷本纪》:「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

2. 《诗经》中各国的民间歌谣。即诸侯采撷其国的民歌,贡献于天子,并由乐官统筹管理。《诗经》共分十五国风,即〈周南〉至〈豳风〉各篇皆属之。《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国风》,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主要收录在《诗经》中。这些诗歌是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不同地方、不同时期人民生活的反映,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劳动生活、社会风俗、政治制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国风》以民歌的形式呈现,语言朴素真挚,情感热烈。

详细解释

  • 背景:《诗经·国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 内容特点:诗歌多采用四言句式,使用大量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形象生动。
  • 主题多样:从对爱情的歌颂到对社会不公的揭露,《国风》展现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批判精神。

造句

  1. 这首歌曲充满了《国风》的传统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田园之中。
  2. 学习《国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先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3. 在这次文化活动中,《国风》元素被广泛运用,深受观众喜爱。
  4. 他的作品借鉴了《国风》中自然和谐的理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美好愿景。
  5. 演讲者引用了几首《国风》,用以描绘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