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官的简介:

tǔ guān
1.古代主管水土的官。 2.地神。 3.见"土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地方政府官员。《金瓶梅》第六四回:「刘内向道:『你我如今出来在外做土官,那朝里事也不干咱每。』」

《土官》这个词,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指的是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的地方行政官员。这种制度始于元朝,在明朝、清朝时也有所沿用,特别是在边疆和民族地区更为普遍。

详细解释

  1. 身份背景:土官多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任命的少数民族首领或地方豪强。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地方治理经验。
  2. 权力范围:土官通常负责管理一定区域内的民事、行政事务,有时也会涉及军事防御职责。在特定时期内,土官可以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3. 性质差异:与明清时期的“流官”(由中央直接派遣的官员)不同,“土官”的任命方式更为灵活多样,且更注重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造句

  1. 明朝初期,在西南地区广泛设置了土官制度,以更好地管理复杂的民族关系。
  2. 清朝统治者在边疆地区保留了部分土官职位,以便利用他们对当地情况的了解进行治理。
  3. 土官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能有效缓解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4. 《明史》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土官的故事和事迹,反映了当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5. 在研究明朝地方行政管理时,学者们常提到土官这一概念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

分词解释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