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外交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民外交的简介:
guó mín wài jiāo
通过两国民间团体的相互交往来促进推动两国关系的活动。往往采用会谈、签订协议、建立民间贸易、进行文化交流等形式,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或推动政府间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
通过两国民间团体的相互交往来促进推动两国关系的活动。往往采用会谈、签订协议、建立民间贸易、进行文化交流等形式,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或推动政府间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国国民或团体与他国人民或团体之间的交际活动,可辅助本国政府的外交事务。【例】这次亦宛然掌中戏团赴欧洲演出,除了宣慰侨胞外,也做了成功的国民外交。
1. 本国国民与他国人民之间的外交活动,以辅助政府的外交事务。
2. 以国民舆论或权能,监督并促成外交方针的拟订。
《国民外交》这个概念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在国际交往中所展现的行为、态度和方式,它不仅仅局限于官方代表的外交活动。更广泛意义上,它涵盖了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与外国人交流时所体现的文化素养、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等各个方面。这种形式的“外交”有助于塑造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促进国际间的理解和友好关系。
下面提供5个使用《国民外交》概念造句的例子:
- 作为一名游客,在海外旅行时应当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这就是一种展现国民外交素质的行为。
- 在对外交流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官方代表的业务能力,还应注重提升普通公民的国民外交素养。
-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民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每位公民都应成为传播本国文化的使者。
- 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邀请外国友人参观本地学校等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国民外交的发展。
- 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我们的国民外交水平。
分词解释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外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交
jiāo
1 付托,付给:~活儿。~卷。~差。2 相错,接合:~点。~界。~错。~相。~辉。~响乐。3 互相来往联系:~流。~易。~涉。4 与人相友好:~朋友。~契。5 一齐,同时:~并。~作。风雨~加。6 两性和合:性~。杂~。7 同“ 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