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的拼音、解释、组词

雪中送炭的简介:

xuě zhōng sòng tàn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在下雪天送炭给人取暖。比喻在人艰困危急之时,给予适时的援助。※语或本唐.释德行《四字经.甲乙》。

2. ※唐.释德行《四字经.甲乙》病龙行雨,缘木求鱼1>。高山采石,淘沙见金。破扇停秋,雪里送炭。 〔注解〕 (1) 缘木求鱼: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见「缘木求鱼」。

3. 「雪中送炭」原作「雪里送炭」。「雪中送炭」的意思就是在大雪中给受冻的人,送来取火的木炭,让他们保暖。这是一种对别人表示关怀的做法。根据《宋史.卷五.太宗本纪》的记载,宋太宗淳化四年二月间,雨雪不断,天气奇寒,太宗体恤当时孤苦的民众,所以派人送去钱财、米和炭。这就是「雪中送炭」的例子。宋代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讲他于大雪中送炭去给友人的事。其中有两句:「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意思是说不是真的来送炭,是借机来要诗的。这种明明是来救济朋友,却为朋友留余地的做法,是值得尊敬的。另外一位宋代的诗人高登,写了一首〈觅蠹椽〉诗,从诗的序和内容来看,是说因为天寒,高登家中无薪柴可取暖,所以去向友人要,却发现友人也是穷到只好把家中的酒槽劈了来当柴烧,他只好回去找看有没有被虫柱坏的梁柱可用。原来盼望有人能雪中送炭,最后却是贫困对贫困,自觉可笑又可悯。从这些故事来看,「雪中送炭」常用来比喻在别人急困的时候,伸以援手的意思。比宋代这些资料还要早的文献,可以找到唐代德行禅师的《四字经》,里头就有「雪里送炭」的说法。这句成语常和「锦上添花」一起用,也可一并参考。后来「雪中送炭」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在人艰困危急之时,给予适时的援助。

1. 比喻在别人艰困危急时,给予适时的援助。【例】这个世界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

1. 比喻在人艰困危急之时,给予适时的援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也作「雪里送炭」。

词语《雪中送炭》的详细解释

释义:雪中送炭”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原意是形容在大雪天给人送去炭火,借指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及时的帮助或援助。

典故: 据史载,在东汉时期,孔融曾因受到诬告而被关押。当时正值严冬,天气非常寒冷,但他家中并不富裕。他的好友陈寔听说后,便派人送去炭火和衣物,使他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温暖与帮助。这里的“雪”指的是恶劣的环境或困难的情况,“炭”则比喻及时的帮助或援助。

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别人处于困境、急需帮助时提供的及时而恰当的帮助。

造句

  1. 在他失业又生病的时候,朋友送来了一些钱和生活用品,真正做到了雪中送炭
  2. 当项目遇到难题时,老总决定追加资金支持,这真是雪中送炭之举。
  3. 妹妹在参加艺术比赛前心情焦虑紧张,姐姐给她看了许多鼓励的书籍,并且还为她准备了营养餐,这是雪中送炭的帮助。
  4. 他父亲在创业初期遇到困难,儿子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积蓄借给他,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5. 大学毕业生小李毕业后找工作屡屡碰壁,在这时他的叔叔主动提出帮他找实习机会,并且资助一些生活费用,这让他倍感温暖与鼓舞。

分词解释

xuě

1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2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3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4 姓。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tàn

1 把木材和空气隔绝,加高热烧成的一种黑色燃料:木~。~素。~笔。~画。2 像炭的东西:山楂~。3 煤:石~。焦~。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