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刀之末的拼音、解释、组词

锥刀之末的简介:

zhuī dāo zhī mò
末:梢,尖端。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微利小事。左传˙昭公六年:锥刀之末,将尽争之。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竞毛羽之轻,趋锥刀之末。亦作锥刀之利。

1. 比喻微利小事。《左传.昭公六年》:「锥刀之末,将尽争之。」《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竞毛羽之轻,趋锥刀之末。」也作「锥刀之利」。

词语详解

锥刀之末:这是一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种说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极其微小的事物或力量。

  • 字面意思解读:“锥”是一种锐利的工具,用它削制的东西自然很小;“刀之末”指的是刀具最末端的部分,这两者结合起来形容的是一个非常细小、微不足道的存在。

  • 引申意义解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其微小的事物,也可以比喻力量虽小但仍然存在或有一定的作用。它通常用于比喻那些虽然不起眼、甚至不被人重视的个体或事物,但却在特定情况下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造句

  1. 尽管他的贡献只如锥刀之末般细微,但正是这些无数微小的努力汇聚在一起,才使得项目取得了成功。
  2. 在这场演讲中,他分享了自己如何从锥刀之末的起点逐步走向成功的经历,激励了许多人。
  3. 虽然这次投资看似微不足道,但最终它就像锥刀之末一样发挥了关键作用。
  4. 他的努力虽然像锥刀之末那样微小,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5.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努力,其实就像锥刀之末,累积起来就能产生强大的力量。

通过上述的解释和造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锥刀之末”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分词解释

zhuī

1 一头尖锐,可以扎窟窿的工具:~子。针~。~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刀之末(喻微小的利益。亦作“锥刀之利”)。2 像锥子的东西:毛~(毛笔)。改~。3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探。

dāo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4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4 碎屑:~子。碎~。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