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的拼音、解释、组词
顿首的简介:
dùn/dú shǒu
磕头(多用于书信)。
磕头(多用于书信)。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书信中,尊崇对方的敬语。【例】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文选.丘希范.与陈伯之书》)
1. 以头叩地而拜。《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奉申纳币之敬,子婿韩师愈顿首百拜。」
2. 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福顿首泣奏丞相已亡;将丞相临终言语,细述一遍。」
3. 谓整理头发。《韩非子.初见秦》:「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
《顿首》作为古文中的一个词汇,实际上是指古代的一种礼节。在古代中国,人们通过特定的姿态来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其中一种就是“顿首”。它是一种跪拜方式,在行礼时,头部轻触地面后稍微抬起,以此表示最深的敬意。这种礼节通常用于书面的请托、致意或谢恩等场合。
在现代汉语中,“顿首”这个词更多地被用来描述这样一种特定的行礼方式或者是作为对古文的一种注解使用,以保留其历史文化的韵味,并不直接用作具体的动作表达。
造句
- 古代的臣子常常需要向帝王“顿首”,表示忠诚与敬意。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顿首”谢恩,展现了对君主的高度尊重。
- 您若能如是“顿首”,则吾辈愿效犬马之劳以报答您的恩情。
- 为表感谢之情,我特地“顿首”,希望您能够收下这件小礼物。
- 我们在写信向长辈致意时,可以用“顿首”这样的词语来表达敬意。
这些句子中的“顿首”一词用作表达形式或敬意的表述,并非实际的动作。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