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包车的拼音、解释、组词

黄包车的简介:

huáng bāo chē/jú
〈方〉人力车②。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上海方言。指由人拉著走的载客用两轮车。【例】民国初年,他的父亲靠拉黄包车维持一家的生计。 △人力车、洋车 ◎

1. 上海方言。指人力车。也称为「人力车」、「洋车」。

黄包车》这个词语指的是旧时中国的一种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通常由一名拉夫(即拉车的人)驾驶。这种车辆因其车身为黄色而得名“黄包车”,在中国城市中极为常见,尤其在20世纪初至中期更为普遍。它由一个装有木轮的车厢和一根长杆组成,乘客坐于车厢内,而拉夫则通过手握的长杆进行牵引。

详细解释:

  • 结构黄包车通常由车厢、车架和一根用于人力推动的长杆组成。
  • 使用时期:主要盛行于20世纪初至中期,在中国多个城市中普遍存在。
  • 用途与文化意义:除了作为交通工具外,还承载了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旧时文人笔下,它不仅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成为了描绘市井生活的重要元素。

造句:

  1. 那个时代的小说里经常可以看到黄包车的身影。
  2. 在那个拥挤的胡同里,一辆辆黄包车穿行其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 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角祥子最初就是一名拉黄包车的人力车夫。
  4. 王家的少爷从不乘坐黄包车,认为那是低人一等的行为。
  5. 老北京的胡同里至今还能看到一些经过改装后的旧式黄包车作为旅游观光用。

分词解释

huáng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2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5 姓。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chē,jū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水~。3 用水车打水:~水。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床。5 用旋床加工工件:~零件。6 方言,转动身体:~身。~过头来。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