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如山移的拼音、解释、组词

退如山移的简介:

tuì rú shān yí
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退却时,稳定如山一般的缓缓移转。比喻沉著应变。《吴子.应变》:「退如山移,进如风雨。」

《退如山移》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其字面意义来看,可以理解为撤退或后退时应像移动高山一样坚决和果断。这里,“退”指的是撤退或退出;“如”是表示方式的介词;“山移”,意味着巨大的变化和艰难的过程。这个成语可能更多地用于形容在面对困难、危险或者不公正情况下的坚定立场,即使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也要保持原则和尊严。

造句:

  1. 面对歹徒的威胁,他毅然选择了退如山移的态度,没有丝毫妥协。
  2. 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公司领导层表现得退如山移,确保了企业的稳定运营。
  3. 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依然退如山移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立场。
  4. 为了保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他选择了退如山移的行动方式。
  5.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这种退如山移的精神,稳步推进各项措施。

请注意,《退如山移》并非一个官方认可的成语,而是基于对词语结构的理解进行的一种假设性解释和造句。如果需要更确切的释义或用法,请参考权威辞书或者相关文献资料。

分词解释

退

tuì

1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2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3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4 脱落:~色。~毛。减~。5 和柔的样子:~然。6 迟缓,畏缩:“求也~”。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1 挪动:~交。~植。~刻(过一段时间)。~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民。迁~。转~。~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2 改变,变动:~居。~易。~情(变易人的情志)。~动。潜~默化。3 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文。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