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禄的拼音、解释、组词

奉禄的简介:

fèng lù
1.俸禄。官吏的薪水。奉﹐通"俸"。 2.持禄。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俸禄。《汉书.卷八.宣帝纪》:「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

《奉禄》是中国古代对官员工资的一种称呼,通常指的是政府给予官吏的俸饷和禄米等报酬。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奉”字有尊崇、奉献之意;“禄”则指官职所享有的津贴或薪酬,这些收入是官僚阶层维持生活的重要保障。

详细解释

  1. 定义:“奉禄”指的是朝廷给予官员的俸饷和禄米等报酬。这是古代官员获取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
  2. 来源与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奉禄”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但作为正式名词则在汉代逐渐被广泛使用。到了明清两代,官吏的收入体系已经相当完善。
  3. 组成形式:“俸”主要指根据官员品级和职位给予的月钱、年禄等定期发放的金钱;“禄”则包括按粮食计数发放的粮食(即禄米),或有时会包含其他实物或非货币性的补贴。

造句

  1. 清朝时期,文官们靠奉禄维持家计。
  2. 这个官员的俸禄虽然不高,但他仍能过着体面的生活。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调整,不再是单纯依靠奉禄来决定。
  4. 在古代小说中,往往通过描述官员的奉禄情况来反映其社会地位与生活状况。
  5. 尽管现代官僚体系早已摒弃了传统的“俸禄”形式,但对于古代历史研究来说,“奉禄”仍然是了解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概念之一。

分词解释

fèng

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4 信仰:信~。素~佛教。5 供养,伺候:~养。供~。侍~。6 姓。7 古同“俸”,薪金。